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厨房百科 > 正文

全球最畅销百科全书”是什么样的?

类别:厨房百科 日期:2017-11-18 12:58:42 人气: 来源:

  很少有人以阅读百科全书为乐趣,大开本、精装、多卷本,似乎我们只在需要的时候才会去图书馆找来查阅。

  它就是“通识读本”(Very Short Introductions,简称VSI)。这套书由学科行业专家撰写,面向普者,通常篇幅在200页以下。截至2017年2月,VSI已出版了510种,内部计划出版主题总数多达1215种。目前,在全球被翻译为49种语言,总销量800万册,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。

  译林出版社从2008年开始译介VSI,迄今已经出版了68种中英双语版本,后续还将有更多选目与中文读者见面。

  2017年10月16日,《纽约客》刊发凯瑟琳·舒尔茨的文章《成为一个无所不知的人:从“通识读本”系列里学到的那些事》,详解这套丛书的魅力。

  这篇文章从百科全书的历史,讲到“通识读本”的许多具体内容,分析了这套书在碎片化时代依然畅销的缘由。

  今天先跟大家分享得到APP作者马徐骏老师在订阅专栏《马徐骏·世界名刊速读》中对这篇文章的解读。

  百科全书除了摆在书架上,还有什么用?大学出版社的一套特殊的“百科全书”用它在全球的畅销告诉了我们,知识的真正价值。

  作者:凯瑟琳·舒尔茨(Kathryn Schulz)于2015年加入《纽约客》成为其常驻作者。2016年,她因其专题写作获得了“普利策”,并因为发表在《太平洋西北部》上的一篇关于地震的名为《好大一场地震》的小说而获得了“国家”。她还是《犯错:在错误边缘的冒险》一文的作者。

  know it all:无所不知。注意,这是一个中性的表达。一个人无所不知,未必是好事,因为总是会忍不住炫耀,甚至好为人师。所以无所不知也容易让人反感。比如《哈利·波特》系列里,最聪明的赫敏,就被人叫know it all,而且对方明显是带着嫌弃的语气。

  Polymath[ˈpɒlimæθ ]:博学的。这个词是褒义的,用来形容像达·芬奇、柯南·道尔这样的人。

  今天的内容来自于《纽约客》的《成为一个无所不知的人》,Know It All 。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凯瑟琳·舒尔茨,她是一位美国的记者和作家,也是《纽约客》的撰稿人。

  今天这篇文章来自于《纽约客》的一个板块,A Critic At Large (评论家),这个板块会表达各种对于书籍、思想和言论的点评,这也是《纽约客》上我个人最喜欢的专栏板块,因为《纽约客》涉猎很杂,但从内容的知识性和思想性来说,A Critic At Large 这个板块的含金量是最高的,咱们专栏中《纽约客》的文章大都来自于这个板块。

  这次的专栏内容,是作者凯瑟琳·舒尔茨讲出版社出的一套百科全书,叫《通识读本》, the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series ,文章除了介绍这套非常受欢迎的书,还带我们回顾了人类百科全书的发展史。最重要,也是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,我们常说“知识就是力量”,但是知识到底是什么力量?舒尔茨帮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。

  一般咱们说起百科全书,脑子里立刻会出现非常厚重、装帧精美的书卷,往书架上一放,显得特别气势磅礴,而且百科全书似乎是对于所有问题的终极解释。其实人类一直都于对所有事物尽在掌握,并且做出最终解释,这种努力基本就是百科全书的发展史。

  然而,百科全书始终有两个特别尴尬的问题,首先,知识的迭代让人没办法对事物做出终极解释;其次,知识体系庞大复杂会导致没人愿意阅读。

  先说第一点,比如,世界上最早的百科全书,是公元前,罗马时代的普林尼编写的《自然史》。但是普林尼那个时代对于世界的认知太有限了。当时罗马流行用铅锅熬煮葡萄酒做的甜品“萨帕”,普林尼就对此大加赞赏。但实际上,这种东西中含有醋酸铅,吃多了会造成铅中毒的。后来罗马帝国,跟“萨帕”吃多了,者生不出继承人也有关系,但普林尼显然对此是不知道的。而普林尼最后去世,是因为公元79年,维苏威火山爆发,普林尼想近距离进行观测,结果被火山喷出的有毒气体毒死了。《自然史》的作者其实对于自然界的事物了解非常有限。

  再来说第二点,编撰百科全书的两种动力来自于教和者的需要。比如特别大的时候,搜索知识、编百科全书的,都是教士。他们这么做是为了赞美,“你看,所有的东西都逃不出的安排,真伟大”。咱们熟悉的按照等级一级级编写出来的百科全书结构,就来自于教的等级划分,先是大,再是小,然后是。

  而的者,为了彰显自己国力强大,也会编百科全书。咱们中国人就有盛世修典的传统,比如清代的四库全书、明代的永乐大典,永乐大典可是在数字时代到来之前,人类最全的百科全书。

  这两种动力都不是为了知识本身,而且普通人也看不到。就算有机会看,大家也懒得看,你看,现在咱们的电脑和手机,就可以放下一整套的百科全书了,但也没见谁天天捧着看。舒尔茨在文章里打了个比方很有意思,百科全书就像是的单反机,大家都说好,但普通人拍照还是从兜里掏手机出来拍。

  1995年的时候,出版了《通识读本》系列的百科图书,这套丛书每年会出差不多50个新主题,现在已经达到了1215个主题的规模,卖得非常好。这套书被翻译成49种语言,迄今为止已经卖出了800万本。但其实这是一套特别奇葩的系列,完全不符合咱们一般人印象里百科全书的样子。它有三大特点:简洁、碎片化、不做终极解释,很符合这个时代的特点。

  先来说简洁,这套《通识读本》的装帧非常好看,它不是精装本,而是平装书,规格非常统一,每本书讲一个主题,无论主题大小,都是120页,3万5千个单词左右。比如“牙齿”,这么小的主题,写了一本书。而罗马帝国的历史,像爱德华·吉本的《罗马帝国衰亡史》、盐野七生的《罗马人的故事》,都是洋洋洒洒上百万字的,但在《通识读本》里,跟“牙齿”这个主题一样,就一本,120页。

  《通识读本》的规划也非常奇葩,特别碎,我们一般印象里,百科全书讲哲学这个大主题下面要分流派、年代、作者,但《通识读本》不是,哲学出了一本,还有印度哲学、欧洲哲学、古代哲学,连苏格拉底、黑格尔、罗素这些哲学家都是单独出一本书,甚至不少内容还有交叉和重复。

  更有意思的是,《通识读本》不对自己收录的主题做终极解释,但是写得很有趣,比如“沙漠”这个主题。咱们会觉得,这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儿嘛,还至于写一本书?但这本以沙漠为主题的《通识读本》,从沙漠城市的历史、沙漠的动植物,讲到沙漠的面积占了地球表面的25%,但最后告诉你,“沙漠”这东西其实不好下准确定义,不是说雨水少、沙子多就算是沙漠了,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。

  最后作者给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定义,如果你把一个水桶放在露天的地上,这个水桶永远装不满水的话,你所在的这个地区就算是沙漠。所以,海洋里也是有沙漠的,因为海洋里的很多地区依然有干旱的气候,甚至有些海洋里的小岛就是沙漠。

  按照这篇文章作者凯瑟琳·舒尔茨的说法,《通识读本》只是对现有的知识做一个切片,切到哪儿算哪儿。而且《通识读本》卖得最好的主题,可能你也想不到,居然是“全球化”和“文学理论”。

  你可能会有这样一个问题,像“全球化”和“文学理论”这种知识,我知道了有啥用啊?是啊,牙齿、沙漠、哲学、音乐……知道了又什么用呢?

  很多时候,普通人都在问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,我知道这些知识有啥用?能升职加薪吗?都说知识就是力量,知识到底有什么力量?

  作者舒尔茨在文章里对这个问题有一段很棒的回答:“我们的认知,可以改变我们的行为,也许不是立竿见影,也许会有反复,但是拥有知识,已经足够对人产生决定性的变化。”

  从大了说,如果人们对的认识,停留在宣传的“地心说”,那么人类就不会发展到今天的科技水平;往小了说,朋友圈里过分养生文章的人,跟拥有科学常识的人,无论是生活方式,还是看待问题的角度、处理事情的方法,都是截然不同的。人的行为是很难改变的,但拥有知识却可以简单做到。因为知识是思考的起点,思考是行动的起源,所以无论还是过去的阶级,牢牢控制知识,就是为了能够控制住人的行为。

  总结一下,知识不在于编纂得多全、多好,而在于能让多少人知道,影响多少人,不用大部头人,不把自己当作解释问题的终极权威。而这,正是《通识读本》这套百科全书的成功之处。

  这套书之所以吸引我们,是因为世界广阔又新奇,因为我们目光所及的任何地方,从萤火虫在暗夜中闪烁的光亮到奥登为叶芝写的挽歌,总有一些东西在激起我们的好奇心,总有一些我们想要了解的片断。

  不是每个人都渴望成为博学者,但每个有这种渴望的人都是学问爱好者——一个热爱知识本身的人,知识在他眼里动人又令其喜悦,能带来安慰和乐趣,并引起惊叹和。

  推荐:

  

0
0
0
0
0
0
0
0
下一篇:没有资料

相关阅读

网友评论 ()条 查看

姓名: 验证码: 看不清楚,换一个

推荐文章更多

热门图文更多

最新文章更多

关于联系我们 - 广告服务 - 友情链接 - 网站地图 - 人才招聘 - 帮助

版权声明: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 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到你的权利请联系站长删除

合作伙伴:

CopyRight 2002-2012 锦旗私家菜网 All Rights Reserved